導語:“中國品牌日”的誕生,不僅意味中國自主品牌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機,也標志著以山東臨工為代表的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正在逐步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山東臨工:助力中國制造 承載大國品牌夢想
2017年5月10日,聯合國總部被一片紅色覆蓋,“中國品牌聯合國宣言”正在這里演繹著中國故事。近些年,一批中國企業在完成國內布局的同時,帶著古老傳統、高新技術、先進產品“走出去”,深耕海外市場,對接全球市場需求,在全球產業鏈整合過程中找到合適的位置,與世界實現價值共享、互利共贏,讓世界逐漸對中國品牌“路轉粉”,向世界傳遞全方位開放的鮮明信號。
在這眾多品牌的旗幟中,有一抹亮黃分外耀眼,純粹而又艷麗、明智而又充滿希望。這抹亮黃色的擁有者正是山東臨工。彼時,這家只能生產空氣錘、氣動裝運機的地方小廠根本沒有人會想到45年的時間,從一家手工作坊轉變為裝備制造業的領軍者。從一名嗷嗷待哺稚兒成長為獨立挺拔的青年,完成了鳳凰涅槃式的華麗蛻變。變化背后,是臨工堅持自主創新、勇于轉型升級的扎實步履。
品牌利器:對創新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創新是企業發展之魂,從單一產品到多元業務,從傳統裝載機制造商到國際大臨工,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臨工每一步重大跨越,無不體現了科技創新的貢獻和價值。”無論市場如何風云變換,山東臨工始終保持在研發上的高投入,先后承擔了“裝載機機電液一體化智能監控系統研究及產品開發”等39項國家863、國家支撐計劃、省市級重大科技項目,通過了41項科技成果鑒定。
山東臨工:助力中國制造 承載大國品牌夢想
作為山東臨工的掌門人王志中,深諳創新之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必須把創新擺在企業經營管理的突出位置,完善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通過建機制、搭平臺、創氛圍,有力推動全員創新。這番擲地有聲的承諾背后,是山東臨工堅持效率至上科技領先,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懈努力。”
品牌基石:臨工工匠 擦亮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
臨工的產品給客戶最深刻的印象是“高可靠性”,臨工裝載機用了7年橋箱都沒有壞,不是偶然,而是臨工工匠精益求精的結果。
山東臨工:助力中國制造 承載大國品牌夢想
近年來,山東臨工更是在“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推出一系列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 針對高技能人才,大力推行“五個一”工程;作為山東省“金藍領”培訓基地,更是廣泛開展各類鑒定,定期都舉辦技能培訓;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形勢下更是開拓性提出 “一全二創三結合”創新管理模式;這一系列的新模式的實踐,既為員工提供了施展技能,展示才華的舞臺,開發了員工在開展創造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又通過精神、物質雙重激勵保護了員工的積極性。幾十年來,臨工工匠主持和參與了33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訂,累計擁有260余項,推動了“臨工制造”向“臨工創造”升級。
品牌名片:海外布局承載重要使命
制造業是最顯眼的國家名片。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質量之魂,在于匠心”,引發社會的深刻思考。作為中國品牌的領頭羊,山東臨工一直重視品牌在海外客戶心目中印象。不只注重產品品質,更建立了一個反應靈敏的完備體系,產品的標準要符合當地需要,并非單單“把中文說明書翻譯成英文”就完成,可見山東臨工的成功,背后決心和努力有多大。
山東臨工:助力中國制造 承載大國品牌夢想
經過45年風雨,今天的臨工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望臨工的發展歷程,正是一條“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邁向高端的砥礪前行之路。自主創新謀發展、布局全球促融合,臨工人正以改革奮進的精神和務實創新的實踐探路“中國制造”的新機遇。“中國品牌日”的誕生,不僅意味中國自主品牌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機,也是對以山東臨工為代表的中國裝備制造企業,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勇于拼搏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