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節奏極其快速的港口上,裝載機猶如平常公路上的汽車一樣,來往不息。“我們現在年均的木材吞吐量是280萬方,350萬方是我們的目標。”港口工程隊的蔡經理說道。
繁忙的港口上,前頭鏟斗變為鐵鉗“夾木鉗”裝載機,數量頗多。別看夾木鉗用起來簡單高效,但以臨工為代表的中國夾木鉗進入港口,過程卻十分波折。長期以來,國外品牌夾木鉗在港口一統天下;但使用成本高、售后不及時等問題,一直難以得到解決,直到遇見了ta,出現了轉機。
品質臨工 堅定選擇
“由于之前我們和臨工在普通裝載機上有過合作,了解臨工裝載機的優勢,我們就考慮,希望嘗試一下臨工的產品。”蔡經理說。
經此一用,后續合作“一發而不可收”。此后,每逢夾木鉗需要更換,鎮江港口都會優先考慮臨工。而截至目前,臨工的裝載機已經占總設備擁有量的60%。“干活靈活不費油”。這是蔡經理對臨工裝載機簡短有力的評價。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人性化”對操作后和設備管理人員的意義,也進一步凸顯。港口工作時間長,平均下來每天設備的工作時常在18個小時,在旺季中設備24小時不間斷的運轉也是尋常事情。
“跟那些國際大牌比,臨工的座椅舒適度更好,有顛簸緩沖的設計,空調也很給力,給我們的司機師傅創造了很好的工作環境。”蔡經理說到。
安全 節能 高效 干活好利器
“安全好干活”,蔡經理如此評價臨工設備。在他看來,對設備而言,效率當然很重要,但同時保護操作者的安全以及港口內工作人員的安全,也不可或缺。“特別是在港口這種人員密集路況復雜的情況下,安全問題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蔡經理介紹到。
展望未來,蔡經理篤定地認為:今后一段時間,中國港口作業仍會穩健發展;而設備作業強度的提升,也決定了未來裝載機更新換代的速度會加快。
“鐵打的臨工,流水的作業。不論今后怎么更新換代,品質決定我們會一直選擇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