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稱“山東臨工”)獲得歐洲質量獎,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唯一獲得此獎的企業,為中國制造贏得了世界贊譽。山東臨工領跑行業站在“世界之顛”,離不開人才與科技的支撐。
為推動全市質量水平再提升,發揮標桿示范引領作用,即日起,本報將推出系列報道,從“核心技術”“工匠精神”“創新驅動”三個方面,進一步剖析山東臨工追求質量、崇尚卓越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敬請關注。
遠在100公里以外的平邑礦山,一臺挖掘機前進、后退、旋轉、挖料、裝車,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如同現場有人操作一樣靈活自如。11月17日上午,臨沂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現場交流會走進山東臨工,在山東臨工科技展示中心,超大屏幕前,5G遙控挖掘機駕駛員坐在座椅上輕松遙控操作一幕,引得與會人員嘖嘖稱贊。
“遠程智能遙控挖掘機是由遠程操控中心、5G網絡、車載終端三部分組成,通過5G網絡實現控制中心與生產現場車載終端相連,實時操控位于礦區的無人駕駛挖掘機,同步回傳真實作業場景及全景視頻實況。”山東臨工技術中心副主任劉淑強介紹說,遙控挖掘機的出現,如同人延長自身的手臂一樣,未來能夠投入到更多更復雜更危險的施工環境。
據介紹,今年,山東臨工《基于5G網絡的挖掘機遠程群控沉浸式作業關鍵技術研發及示范應用》位列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作為國內唯一采用自主電控、自主主控閥、3D視覺技術、5G通訊和群控作業的廠家,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引領工程機械行業踏進5G新時代。
智能生產、無人工地,技術的突破為高質量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5G遙控為挖掘機遠程駕駛裝上了一個“最強大腦”,但這還離不開一項核心部件的支撐,那就是主控閥。
主控閥是挖掘機液壓系統的核心,相當于人類的心臟,將液壓油提供到各執行原件,使挖掘機完成各種動作。然而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如此關鍵的核心零部件技術一直以來都被日本、德國等少數國家掌握,直到山東臨工自主研發的主控閥問世才打破了這一技術壟斷。
“我們用了3年時間掌握該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國內高端工程機械產品的突破。”山東臨工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遲峰說,山東臨工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家實現中型挖機主閥量產、批量裝機驗證的廠家,產品質量表現優于進口同類主閥的水平。
核心技術的根本就是創新。長期以來,山東臨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挖掘機主控閥、5G電控遙控、全自動換擋變速箱、新一代濕式差速驅動橋、高端駕駛室等由山東臨工自主開發研制的工程機械關鍵核心零部件均達到或超過行業主流產品技術水平。截至目前,山東臨工研發產品關鍵技術70余項,擁有300余項國家。
山東臨工在核心技術方面“繁花似錦”,離不開強有力的技術創新平臺的支撐。
“我們搭建了數據采集、虛擬設計和實驗驗證三大平臺。”遲峰說,通過采集作業設備運行參數、用戶作業習慣等數據,向研發提供高價值技術數據輸入,實施精準研發;利用虛擬仿真和數字化樣機技術將樣機測試提到了制造之前,確保了產品設計一次成功率;同時建設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驗證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三大平臺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比如實驗驗證平臺,以主控閥的生產來說,其關鍵技術之一就是高達15000小時的長壽要求。“如果在整機上進行野外試驗,大約需要幾年的時間。如果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改進后又需要幾年。”劉淑強說,山東臨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突破這一技術難點,歸功于液壓系統可靠性實驗驗證平臺。該平臺采用急速試驗方式,用1.5倍于工作壓力的載荷進行沖擊試驗幾百萬次,試驗臺上只需幾個月的時間,就等同于野外試驗15000小時,極大提高了試驗效率。
目前,行業內只有工程機械巨頭有類似的試驗臺架,山東臨工該試驗臺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升后搭建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國內首家具備該能力的廠家。
科技創新無止境,山東臨工對質量的苛刻追求,打造了“可靠、節能、舒適、智能”的技術優勢。產品噪音均優于國家標準,獲得“中國成功設計獎”、“紅星獎”金獎;裝載機獲得省重大節能成果獎,成為行業節能技術的明星產品……現在山東臨工正在研究新能源,如電池驅動機械和無人駕駛技術,為下一代產品發布做好技術儲備。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研發小型產品純電動、中大型產品混合動力技術。”遲峰介紹說,混合動力是工程機械近期要發展的重點技術,整機工作混合驅動,能夠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油耗,減少尾氣排放。
未來,山東臨工將繼續專注于“3+1”產品線,踐行“三個必須”研發指導方針,實現產品的集群化和技術的現代化,確保在國內外行業中做到產品領先和技術領先。
責編 | 策劃 | 編輯 姜珊 董陽 傳磊
來源 | 臨沂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