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勢洶洶,有人安守家中靜候佳音,還有一些人為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
1月26日,鄂州市政府為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散,緊急啟動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工程,在原鄂州市第三醫院老院區基礎上改造、新建疫病防控醫院,工期為10天,并整體計劃于2月15日左右投入使用。
前有武漢小湯山完美竣工,后有鄂州“小湯山”拔地而起。重托之下,一線挖機手龔凱眾志成城,奮勇逆行,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一份力!
“治病救人做不來,我來當個‘工地尖兵’。臨工客戶龔凱,是鄂州醫院土地平整工程應援小組中的一員,疫情發生后他自愿赴鄂州參加小湯山醫院項目建設。他說
“工地就是戰場,
為了跑贏時間、戰勝疫情,
大伙都拼了!”
大年初二本該是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卻成了他的出征夜,龔凱告訴我們:面對此次嚴峻疫情,自己家園出現災難,身為鄂州本地人,我理應留守鄂州,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能夠為國家做一些貢獻,自己感覺是一件很自豪和光榮的事。
本次鄂州小湯山醫院項目任務重、工作量大,堪稱一場爭分奪秒的戰役。龔凱肩負土地平整、地下管道挖掘與鋪設等項目建設,施工現場10余臺挖機、20余人施工團隊,機器轟鳴聲不斷,不分晝夜施工。龔凱每時每刻都高度集中,絲毫不敢懈怠。他表示,這次任務危急,時間緊到大伙兒沒精力想別的,腦子里只有兩個字——“勝利!”。
為了能夠按時交工,為抗擊疫情創造有利條件,從入駐工地開始,龔凱經常忙得20小時連軸轉,累了就抽空打個盹。龔凱說,從開挖、平整,到碾壓等,挖機設備24小時不停,維修、管理和施工人員全部都在一線,大家都爭分奪秒地加班加點,高負荷地工作著,24小時不合眼也是常有的事。
晝夜不停工的施工現場
談及食宿和安全防控問題,龔凱表示,由于疫情來勢兇猛,為了減少不必要麻煩,自己又身為本地人,每天折回家睡覺,自帶午餐。與此同時,工地每天會給工人量體溫,提供更換的口罩,24小時全面消毒,晚上發放盒飯,全方位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及后勤。
目前,鄂州小湯山醫院一期工程即將竣工,場地平整、管線溝槽開挖和回填等建設已全部完成,臺階、管道等配套建設正日夜兼程地緊張進行中,二期工程樣板房安裝和土地鋪設已完成40%!能夠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醫院場地平整、回填任務,臨工設備發揮了重要作用。
龔凱表示,本人去年5月購入一臺臨工設備,目前已參加了大大小小的工程建設。這臺挖掘機性能很不錯,我們自從進到工地以來,沒停過機,到目前十天十夜了。由于機器匹配的是純進口道依茨發動機,動力比較強勁有力,干活快,施工效率能夠得到保障。同時,這臺挖機的駕駛室比較舒適,一定程度緩解了高強度的駕駛疲勞,工作起來更有精神!
疫情面前,這些施工人員奮勇逆行,傾力支援,與時間賽跑,構筑了堅強護盾。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就是最美的基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