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5pjj"></strike>
<span id="t5pjj"></span>
<strike id="t5pjj"><i id="t5pjj"><del id="t5pjj"></del></i></strike>
<strike id="t5pjj"><i id="t5pjj"></i></strike>
<span id="t5pjj"></span>
<span id="t5pjj"></span>
<strike id="t5pjj"></strike>
<strike id="t5pjj"></strike>
<strike id="t5pjj"><dl id="t5pjj"><del id="t5pjj"></del></dl></strike><strike id="t5pjj"></strike>
<span id="t5pjj"></span><span id="t5pjj"><dl id="t5pjj"></dl></span><ruby id="t5pjj"></ruby>
<strike id="t5pjj"><i id="t5pjj"><cite id="t5pjj"></cite></i></strike>
<strike id="t5pjj"></strike>
<strike id="t5pjj"></strike>

公司動態

首頁 > 公司動態

山東臨工:2009年持平就是增長

2009-03-30 11:04:59 山東臨工
   3月7日,在兩會間隙,一向低調的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臨工”)首席執行官王志中在山東代表團駐地接受了中國工業報記者的專訪。

  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山東臨工所在的裝載機行業是中國工程機械領域最先感受到寒流、受災最嚴重的行業。但憑借上半年的出色業績,山東臨工2008年共計銷售裝載機1.846萬臺,實現銷售總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17%。

  面對當前形勢,王志中為山東臨工制定的2009年目標只是與2008年持平。他告訴記者,“2009年在出口大幅滑落的情況下,能夠持平就是增長。”

  多方位發展破危機

  就在不久前,中國工業報記者從山東臨工了解到,從春節過后,該企業出現“產銷兩旺”的良好局面。

  但王志中對當前形勢看得很清楚。他告訴記者,這種“產銷兩旺”是與2008年9月份之后相比,即環比出現增長,但同比還未達到前兩年的水平。

  他進一步解釋說:到目前為止北方市場相對冷淡,還未全面啟動。因為北方主要是礦區,鋼材價格還未恢復到原來需求旺盛時的水平,鐵礦幾乎都處于半開工狀態,煤礦同樣如此。在這些產業還未恢復的情況下,北方市場對工程機械的需求自然不會太高。相對來說,南方市場需求旺盛。原因有兩點:首先南方不受氣候影響。其次,南方很多地區受此次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拉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開工。這其中,最大的市場是四川,災后重建對市場需求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王志中對山東臨工的主導產品———裝載機所在的行業表示了些許的憂慮。他告訴記者,裝載機行業最大的隱憂來自市場本身趨于飽和與國內產能過剩之間的矛盾。據他介紹,目前,僅柳工、龍工、廈工、臨工4家,2008年銷售裝載機共計9萬多臺,接近10萬臺,占到全國15萬臺總銷售量的70%左右。而全國企業至少擁有20萬臺以上的產能。

  與產能過剩相對的是,近年來裝載機行業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出口拉動的。這也正是2008年裝載機成為金融風暴“重災區”的原因之一。王志中認為,對于裝載機來講,未來幾年還將是一個整合期,因為這個市場已經飽和,不會再出現什么大的增長了,市場需求可能會有起伏,但是變化幅度不大,包括山東臨工在內的生產企業要想繼續增長,就要依靠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采訪中,王志中多次強調:“2009年出口很麻煩,難度相當大。從國家來講,主要受影響的就是機電產品出口。”

  他表示,在外部市場大幅萎縮、今年上半年市場也相對低迷的情況下,2009年山東臨工計劃裝載機銷量與2008年持平,即銷售1.8萬臺左右。而他對挖掘機市場相對看好,表示企業今年將開始大批量生產小挖,預計全年計劃實現銷售600臺。

  王志中指出,“目前各個企業都力爭突破單一產品,尋求多方位的發展,這已經成為工程機械行業主要企業發展的一種趨勢。”他表示,山東臨工也正致力于從單一產品品牌向行業品牌的過渡和邁進。這主要包括兩個方向的拓展:一個是橫向的拓展,就是在工程機械領域覆蓋多個產品。另一個是縱向的拓展,就是向上開拓產業鏈,發展關鍵零部件。王志中希望未來的臨工被人提起的時候,不只是生產裝載機的企業,而是一個有實力的綜合性工程機械生產企業。

  臨工就是一塊“大海綿”

  對于目前流行的“機遇說”,王志中表示,現在的確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好機會。但是,應該首先明確收購的目的是什么。第一種,通過收購獲得先進的生產技術,來縮短我國產品與國外的差距。第二種,利用國外的銷售網絡,把我們的產品帶出去,來增加我們產品的出口。第三種,收購某個企業是為了把它做大做強,不能養著它,要選擇高技術、品牌優勢明顯的。要盡可能地將生產轉移到我們國內來進行,以降低成本。再加上他本身的品牌優勢,會帶來強大的競爭力。

  “收購不是簡單地為了擴大規模。”他強調,收購也有很大風險:首先是文化理念的風險。即兩種不同文化理念的整合、融合是個巨大的挑戰。其次是管理人才的風險。我們缺乏有國際貿易經驗的高端管理人才,這為收購之后的管理埋下隱患。

  對于國際合作,山東臨工很有發言權。自2006年末該企業與沃爾沃建筑設備有限公司合資以來,產品迅速走出國門,實現了不小的突破。

  王志中表示,“總體來說,與沃爾沃的合作比較順利,都是按照計劃在一步步推進。”而2008年成立的沃爾沃臨工技術中心可謂是兩者合作的標志性成果之一。王志中認為,“這是一個理念融合的平臺。重點是在技術上的整合,就是有選擇地將沃爾沃的技術移植到臨工的產品上來。”

  山東臨工和沃爾沃的合作已有兩年之久,從外界的反映來看,似乎合作進程比較慢。王志中告訴記者,“一些國內合資失敗的最主要問題在于:利用國外先進技術全盤吸收是不行的,至少現階段是不可能的。就是說要根據中國的國情,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應該有選擇性地吸收。”

  “臨工就是一塊‘大海綿’。”王志中說,“你不應該是個‘水缸’,讓別人把水硬往里灌,那樣會消化不良的。我與沃爾沃高層溝通的時候就說,我們就是要把臨工變成一塊‘海綿’,不用管他,讓他自己吸收他覺得有用的水分。就是讓臨工自主去吸收,如果說生硬地套用沃爾沃的標準、管理模式來整合,那肯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王志中介紹,目前,山東臨工兩個品牌生產各自不同的產品,適應不同市場的需要。并且,沃爾沃對于臨工橫向、縱向的發展,臨工的海外市場都是不加限制的。“他們是高端的、我們是中低端的,實際實現了一個雙贏的‘互補’的局面。”

上一篇:山東臨工獲中國馳名商標 下一篇:山東臨工入編沃爾沃 國際化之路正式開啟
在线观看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