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我們開始做工程機械的時候,就有人說市場已經飽和了,而且預言我們最多撐個三五年。“說到當下工程機械市場的困境,云南眾鑫的譚總不同意人云亦云的唱衰觀點:”現在,兩個三五過去了,第三個三五年也快了,我們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狀態,從一開始的每年幾十臺,到后來猛增到每年幾百臺,現在銷量雖然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并沒有超過預期水平,市場需求依然十分強勁,我們認為這是回歸理性。”
譚總從1993年開始從事工程機械,一直沒有離開過這個行業,迄今已有23年的從業經驗,是云南市場最為資深的行業人士之一。云南眾鑫的前身,是玉溪一家化工廠的附屬三產,現在它已經發展為云南南部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經銷商之一,業務覆蓋從玉溪到西雙版納這片廣袤地區,并吸引了緬甸、老撾的客戶前來。譚總感覺人生已經和工程機械做了捆綁:“離開這個行業,根本不知道干什么!”
譚總接受媒體采訪,譚總對市場的看法,具有相當強的專業性、代表性和實踐性。
1993年,玉溪一家磷肥廠成立了一個三產辦公室,由當年的譚總負責這個部門,業務主要是工程機械配件與維修,獨立核算,字符櫻空;發展到1996年,正式轉型為修理廠,2003年企業改制,導入外部資金,改制為股份制企業,以“云南眾鑫“的名稱正式對外。2005年,云南眾鑫正式成為山東臨工的代理商,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借工程機械“黃金十年“的東風,云南眾鑫代理山東臨工之后,銷量開始爆發式增長,在這個狂歡的氛圍中,有些企業把所有力量都押在了銷售上,而忽視了風險控制、售后服務,而在譚總的帶領下,云南眾鑫一直是穩扎穩打,而國企的背景和十多年修理廠的積累,使它在人力資源和技術方面具有強大優勢,憑借誠信服務和正規化管理,逐漸積累了眾多長期客戶并形成良好口碑,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云南將維修水平最高的工程機械經銷商。
譚總表示,在眾鑫的成長過程中,山東臨工的支持和幫助非常到位,雙方合作逐漸深入,現在臨工全線產品眾鑫都在銷售,包括壓路機、礦車等,其中挖掘機的銷量近年來增長迅速,尤其是小挖“走的非常好。
譚總在好司機現場致辭
從2013年到現在,包括本次活動在內,山東臨工連續在云南舉辦了三次好司機活動,對提升品牌影響和推動銷售的幫助非常大。”因為好司機活動是面向全行業的,所以我們邀請了很多競品客戶,很多客戶是首次接觸臨工產品,但在活動中試用過之后,很多人都表示出采購意向。“譚總說:“有一位客戶長期使用臨工裝載機,但沒有用過臨工挖掘機,參加這次活動后他明確提出,雨季一結束,只要工程一動,他就會采購一批臨工挖掘機。”
“山東臨工是行業第一個提倡低碳環保的。”譚總說,從當年的953L,到后來的N系列,因為高效節能受到客戶青睞,對同類產品具有強大優勢。近年來,隨著云南“生態立省”的戰略逐漸深入人心,客戶在選擇產品時越來越重視環保,進一步提升了臨工產品的競爭力,在各項招標中多次憑借環保指標獲勝。今年4月,山東臨工F系列正式上市后,正在迅速獲得市場認可,有位客戶在聽了聽953F的發動機聲音后,認為“和卡特、沃爾沃發動機的聲音一樣好聽”于是馬上決定下單。譚總表示對F系列的品質有信心,相信旺季到來后,F系列的銷量將超越往年的E系列,創出新高。
受“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影響,近幾年云南正在大規模開發建設,包括泛亞鐵路、滇緬公路等大型工程,以及村村通公路、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如火如荼,帶動了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雖然也能感受到行業不景氣,但相比國內其他區域,市場氛圍依然生機勃勃,按譚總的話來說就是“雖然旺季不那么旺,但淡季也不淡。”西南地區的基礎建設仍然比較落后,無論如何,搞建設總離不開工程機械。譚總總結到“工程機械會遇到低谷,但不會沒有市場,從經濟周期來看,短期的下降很正常,但未來一定還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