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單縣是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八縣的交界處,105國道穿境而過,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該地成為中東部物料運輸的大型中轉站。單縣徐寨鎮童莊村緊鄰105國道,這里有大大小小30余家貨場,他們從徐州購進黃砂,從濟寧購進石料,在此中轉,再運往商丘等地。
岳喜秋是土生土長的童莊村人,輟學之后,一直在外做些小生意。在外闖蕩逐漸讓岳喜秋打開了眼界,尤其是發達地區的貨場采用機械鏟裝的作業模式讓他頗為驚異。這也使他心中萌生出一個想法:徐寨鎮有好幾個村都有人在經營貨場,不過規模有限,都靠人工裝車。自己還不如回去也建個貨場,買臺裝載機,或許能夠越做越大。
一直到1994年,岳喜秋將這個想法付諸實現,拿出所有積蓄,并向親朋好友借了些錢,在童莊村建起了第一個貨場,并購進了第1臺臨工30型裝載機。“剛剛建貨場的時候,什么資源都沒有,買進來的黃砂、石料很少有人來買。于是,我就站在大馬路上,看見拖拉機就攔下來,承諾以更低的價格出售。這一招確實管用,來我這貨場的車一下子就多了起來。我當時敢降價,就是因為手里頭有臺裝載機,裝車速度快得多,幾分鐘就能走一車,薄利多銷照樣能賺大錢。”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岳喜秋仍然激動不已,“當時為了還錢,壓力很大,都是自己開裝載機裝貨,由于來拉貨的車越來越多,一天就休息1個多小時,也不覺得累。這樣下來,我頭一個月就賺了50萬元,不僅還完了借款,而且還添置了1臺臨工50裝載機。”
自此之后,岳喜秋的生意可謂蒸蒸日上,最好的時候擁有5個貨場,10余臺裝載機。“我這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臨工裝載機的支持。從開始至今,我這前前后后買過的臨工裝載機不下20臺,加上我給朋友推薦的起碼有50臺了。”對此,岳喜秋接著說道,“相比之下,臨工裝載機確實不錯。像我們這裝的以黃砂、石料為主,而且以前都是24小時不停地裝車,對于裝載機品質,尤其是連續作業能力要求特別高。另外,臨工裝載機故障率比較低,一般使用5000多個小時都不會出任何的毛病。更值得肯定的是,臨工的服務做得非常到位,不管是白天還是半夜,無論是春秋還是冬夏,都是隨叫隨到,一般故障處理時間絕對不會超過2個小時。這也是為什么,在我們這周邊的一些貨場80%都使用臨工裝載機的關鍵原因。”
不過自2014年以來,受房地產影響,單縣徐寨鎮的各大貨場的生意淡了很多。以前岳喜秋的貨場平均每天至少要運出5000噸貨物,但2014年平均每天只能銷售兩三千噸,差不多下降了一半。而2015年更差,平均每天不到1000噸。不過進入2016年以來,他的貨場轉運量開始出現好轉,他又增加了2臺裝載機。“當然,品牌我還是選擇臨工。因為,在市場不好的時候,臨工無論是在設備還款,還是服務上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裝載機品質過硬,而且真心幫助用戶,像臨工這樣的好品牌,我會一直選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