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給別人打工,什么時候是個頭兒啊!”趙強感嘆道。
于是,今年年初,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采購了一臺臨工60挖機,走上了創業之路。“現在誰都想當老板,很多司機都買了挖機自己干,有經驗的操作手越來越難找了。”他說。
趙強初中畢業后就出來工作,2008年左右跟著師傅來到上海,一邊學開挖機,一邊打工,半年后正式出師,開始獨立操作,先在上海干了兩年,又跟著老板來到南京,從此一直在南京及周邊工作,如今已經在這里安家,正在為全家的幸福而努力奮斗。
一開始,父母并不支持他自己創業。身在農村的父母并不懂工程行業,一想到要投資十幾萬購買設備,他們就感覺壓力山大。不過,趙強的一句話說服了父母,他說:“我干了這么多年,終于遇到一個創業機會,如果不抓住這次機遇,以后也許一輩子也沒機會了!“
趙強說的機會,其實包括三重機遇,一是南京掀起新一輪基建高潮,挖機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正是創業的好機會;二是山東臨工沃匯臨公司在價格、金融和服務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優惠條件,正是采購臨工挖機的最好時機;第三就是他的朋友付必坤創業成功,目前發展勢頭良好,答應幫他一把,把他帶進南京工程機械的圈子。
趙強在打工的時候,就曾經多次接觸過臨工挖機。那還是臨工的上一代產品,細心的趙強發現,臨工挖機的大修時間是1萬小時,當時只有進口產品才能達到這個標準,而且每次打開發動機艙,從來沒有看到漏油或黑乎乎的油印子,這說明設備質量很好,保養的也很好。所以他在選擇自己的第一臺挖機時,就決定采購臨工60小挖。
現在這臺小挖已經工作了半年多,一直在浦口的湯泉景區修建人工湖,從來沒有出過故障,性能也非常好,各種工況都能順利完成。
如今南京市區的基礎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剩下大多數修修補補的活兒,而以江北新區為代表的郊區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而農村的建設也在由蓋房、修路向公用設施、綠化建設發展,對挖機的需求正處在高峰期,發展潛力巨大。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趙強已經熟悉了設備,把妹夫也培養成操作手,平時挖機由妹夫駕駛,趙強在外面跑業務,現在一切具備,就等建設高峰“金九銀十”的到來。
“我對自己有信心,對南京的市場有信心,對臨工產品更有信心!”趙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