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5pjj"></strike>
<span id="t5pjj"></span>
<strike id="t5pjj"><i id="t5pjj"><del id="t5pjj"></del></i></strike>
<strike id="t5pjj"><i id="t5pjj"></i></strike>
<span id="t5pjj"></span>
<span id="t5pjj"></span>
<strike id="t5pjj"></strike>
<strike id="t5pjj"></strike>
<strike id="t5pjj"><dl id="t5pjj"><del id="t5pjj"></del></dl></strike><strike id="t5pjj"></strike>
<span id="t5pjj"></span><span id="t5pjj"><dl id="t5pjj"></dl></span><ruby id="t5pjj"></ruby>
<strike id="t5pjj"><i id="t5pjj"><cite id="t5pjj"></cite></i></strike>
<strike id="t5pjj"></strike>
<strike id="t5pjj"></strike>

用戶故事

首頁 > 用戶故事

鄭兵:山東臨工“紅色情”助十年老兵重燃生活夢想

2019-08-26 23:54:18

【中國路面機械網 原創報道】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接過山東臨工集團領導遞過來的象征財富的金鑰匙,這個平時不茍言笑,不善言辭的山東漢子心情非常激動,他用一個標準的軍禮回報臺上的領導及臺下的觀眾,內心暗暗發誓:“一定不辜負臨工集團和父老鄉親的期望,不僅要實現自己致富,還要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這位身材微胖的中年漢子便是山東臨工“紅色情”精準扶貧沂南站活動的主角——鄭兵,他免費獲得了一臺由山東臨工提供的E655F挖掘機,并受邀前往臨工工業園接受為期30天的挖掘機技能培訓。

受幫扶人鄭兵

有資料顯示,在中國剩下的1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高達70%。鄭兵的家庭便是這樣的。父親雙側股骨頭壞死,腦梗死;母親為二型糖尿病患者,腦梗,左手左腳失去功能;愛人失業,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僅僅10個月。

立志獻身國防事業

出生于沂南縣張莊鎮的鄭兵成長于沂蒙山區一個典型的軍人家庭,爺爺、外公曾參加過解放戰爭,父親曾在蘭州某導彈部隊服役六年,而他在某裝甲兵部隊服役12年,直至2014年才轉業回到家鄉。

鄭兵(后排右三)和他的同事及家人在一起

沂蒙革命老區是我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四大革命老區之一,這里有孟良崮、沂蒙紅嫂、沂蒙六姐妹、支前模范,有沂蒙精神;被無數革命后人譽為“兩戰圣地、紅色沂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小聽著沂蒙故事、在沂蒙精神熏陶下長大的鄭兵,自小心里懷有深深的軍人情結,報效祖國是他終生不變的夢想。

鄭兵在部隊服役期間與父母的合影

鄭兵表示,在沂蒙山區有許多軍烈屬家庭。父親退役后還一直保持著當兵時的習慣,每天早起鍛煉,被子疊得方方正正,衣柜和抽屜永遠收拾得工工整整。父親不僅終生保持著軍人的生活習慣,還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經常帶著小鄭兵參加越野跑步,出操,踢正步,空閑時經常給他講一些部隊的見聞。在父親及周邊群眾的感染下,鄭兵從小就立志要當一名英勇的解放軍戰士,并立志要當一名英雄。

一身戎裝的鄭兵英俊瀟灑,儀表堂堂(在部隊服役時的照片)

2002年,鄭兵中專畢業后放棄了在當地就業的機會,并于當年主動報名應征入伍。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他處處以一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訓練,苦練殺敵本領,從不叫苦叫累,兩年義務兵期滿后,順利轉為士官,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的職業軍人生源。假如沒有發生后來的事情,鄭兵說,他打算將自己的一輩子奉獻給中國的國防事業。

自古忠孝難兩全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就在鄭兵打算放開手腳準備大干一番時,家里突然出事了!2006年,一向身體很好的父親突然病倒了,連下床走路都十分困難,經醫院診斷為雙側股骨頭壞死,經殘聯鑒定為二級殘廢,日常生活都要拄雙拐。鄭兵的母親原本有糖尿病,需要長年服藥,鄭兵在家又是獨子。父親這一病無異于一場八級地震,就像家里的頂梁柱坍塌了一般,讓原本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就在鄭兵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時,父親卻勸慰鄭兵安心在部隊服役,不要因為家里影響自己的前程。鄭兵知道父親這是告誡他以岳飛為榜樣,做為國盡忠的英雄。

在部隊里,鄭兵一心掛兩頭,既操心父母的身體情況,又擔心因家庭而影響部隊的工作。在不能回父母膝下盡孝的情況下,他唯有拼命工作來麻醉自己,他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部隊首長的好評。為了給父母治病,他盡量壓縮自己的每一分開支,將省下來的幾乎所有收入都寄回給父母看病。

饒是如此,他的行為也未能感動上蒼。父母的病情仍在一步步惡化。2012年起,母親的病情由于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出現嚴重的并發癥,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而父親的病情也在加重,不僅雙腿肌肉萎縮的更加厲害,其他并發癥也開始出現了。此時他的女兒剛剛出生,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竟沒有一個勞動力。2014年,萬般無奈之下,他含淚轉業回到了家鄉,告別了十余年的戎馬生涯。

轉業后鄭兵首先面臨的就是養家糊口的問題。既要掙錢給父母治病,又要養活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待業的妻子,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由于沒有學歷和實用技術,剛開始他只能在工地上打小工,干苦力,所得收入十分有限。在當地政府和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學會了空調維修技術,并在電動車廠當過試車員,開過搬運叉車,擔任過夏令營教官。本以為靠自己的雙手生活會漸漸好起來,可是父母的身體仍在進一步惡化,從2016年起,他的父母先后得了腦梗塞,徹底喪失了行動能力,使原本風雨飄搖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全程幫扶,精準扶貧見真情

男兒有淚不輕彈。經歷過血與火考驗的鄭兵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日子里,也從未喪失過對生活的希望和未來的憧憬。他堅信,這種困難的日子終有一天會過去,終有一天他能靠自己的努力擺脫貧困,重新站起來。

“紅色情”行動幫扶人員向鄭兵傳授挖掘機的操作技能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山東臨工“紅色情”扶貧小分隊得知鄭兵的家庭情況后,主動與他進行了聯系,并專門派人到他家里了解了情況。他們為鄭兵面對困難積極向上的精神所感動,經過研究,決定無償捐贈一臺挖掘機給他,并免費提供培訓,讓他掌握挖掘機操作的技術與本領,徹底脫貧致富。

當他把這一喜訊告訴躺在病床上的父母時,母親當時就哭了,口里喃喃地說:“感謝共產黨!感謝山東臨工!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呀!”鄭兵表示,一定要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努力學習工程機械知識,在山東臨工及大伙兒的幫助下,盡快脫貧致富。

鄭兵將利用山東臨工捐贈的挖掘機走上致富之路

山東臨工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和老區人民,投入脫貧致富攻堅戰。自2018年正式啟動“紅色情”精準扶貧行動以來,先后幫助500余名老區貧困群眾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他們的善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和廣泛好評,為工程機械行業樹立了榜樣。

采訪結束時,鄭兵再三表達了感激之情。他說,像他這樣的家庭如果不是出生在社會主義這樣的大家庭,沒有大家的關懷和幫助,很難有翻身的機會。“今后不僅要盡快擺脫困境,脫貧致富,還要帶領身邊的父老鄉親一起致富奔小康!”

上一篇:李家平:沂水情深 人間有愛 “紅色情”助我圓工程機械夢 下一篇:起步雖晚,但生意依舊做的風聲水起,他靠的是什么?
在线观看一区